浙大-敦和投资精英班之清华大学朱宁教授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18-05-07 来源:kyky 22

 
5月5日上午,浙大敦和投资精英班之清华大学朱宁教授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行为金融为主题。浙大敦和投资精英班全体同学、旁听的教师以及同学以及部分业界工作人员都积极参加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朱宁教授先展示了一系列心理学图片和案例,通过与同学互动的方式让同学了解到投资者的非理性,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证明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损失规避、情绪化、锚定效应、代表性偏差等现象。朱宁教授指出,A股市场之所以存在投资者对于高送转公司狂热追求的原因是投资者认为送股和转股是盈利转好的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一种方式,对于股价存在利好,而上市公司则利用投资者这一认知偏差进行主题炒作,本质上是投资者过于关注没有理论基础的信息。另外朱宁教授还向同学展示了资本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即资产价格短期内价格可能远远偏离其内含价值。朱宁教授最后点出,资本市场存在很多异象充分的说明了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缺陷,而行为金融则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
紧接着,朱宁教授阐述了自己对于目前中国风险的部分观点,虽然房地产等问题目前看来较为棘手,但是朱宁教授认为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但并没有经历过衰退和萧条,使得投资者并没有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周期有充分认识,投资者的预期和资产配置仍旧是较乐观的方式,当预期和实际情况产生巨大偏差时可能会对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因此朱宁教授强调了预期的巨大惯性和预期管理的重要性。
随后朱宁教授对于金融泡沫进行系统性介绍,泡沫指的是资产价格持续偏离于资产的内在价值,泡沫的形成是由于投资者的预期与资产价格的相互促进和产生的。泡沫的产生具有五个条件,这些条件分别是:(1)资本市场产生新故事(2)天量流动性(3)缺乏经验的投资者(4)政府干预(5)许多金融创新。他认为泡沫的存在会持续很长时间,当人们认为这不是泡沫的时候,泡沫就已经形成了,但人们还会不断买入,当人们认为泡沫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到顶了。他指出每次泡沫都有其内在的共同点,泡沫本质反应的就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朱宁教授进一步强调投资是一种反人性的活动。朱宁教授还表示,资本市场证实某一结论需要很多证据并且难以表达,但是可以用证伪理论来表明市场上的某种现象是错误的。
朱宁教授通过对于历史上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英国铁路狂热、日本房地产泡沫的介绍表达了虽然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对应的资产类别不同,但是其实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投资者对于某种资产的狂热追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短时间的剧烈上涨,大部分投资者都认识到资产价格高估并且总有一天资产价格会向基本面收敛,但是每个人都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因为大部分投资者无法摆脱贪婪和恐惧,因此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一次不一样”,而是“每一次都是一样的”。
最后朱宁教授指出了中国的刚性泡沫,本质上刚性泡沫是由于中国的影子银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收入、中国经济高增速等一系列大而不倒的问题构成,管理人员了解部分资产价格存在扭曲,但是同样清楚泡沫的破裂对于经济的冲击,因此中国目前正着力追求软着陆。
朱宁教授的讲座给予现场师生深刻的启发,整个报告会内容充实而丰富。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就周期,房地产价格,贝叶斯概率等相关问题请教朱宁教授。朱宁教授分别作出细致和耐心的解答。本次讲座在满满干货和掌声中结束。
 
朱宁,1997年获北京大学国际金融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赴美留学,199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和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终身金融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美国耶鲁大学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并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担任特聘金融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兼职金融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
浙大敦和投资精英班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投资精英学习班,学习对象以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全国范围内招生,对学员全程免费,师资由高校理论研究者和投资实务精英为主,周末学习,学习结束后对优秀学员提供奖学金,并提供在知名投资机构实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