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经院经典和前沿学术文献阅读推荐 第1期

发布日期: 2025-03-06 来源: 150

活跃学院学术氛围,我院拟打造“浙大经院经典和前沿学术文献阅读推荐”学术品牌,每月请2位经院教师分别推荐1篇学术文献。

本期,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推荐阅读张培刚先生的《农业与工业化》;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宏亮推荐阅读Judea Pearl、 Madelyn Glymour与 Nicholas P. Jewell合著的《统计因果推理入门(Causal Inference in Statistics: A Primer)》。  

一、文献名称:《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

   推荐人:史晋川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推荐理由:张培刚先生的《农业与工业化》(美国哈佛大学1949年版)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历久弥新的经济学经典之作。

经济学可以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观察一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一是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与配置,表现为资源从以农业为代表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持续转移,即工业化;二是资源在不同地域空间的流动与配置,表现为资源配置活动从乡村向城市这类区位空间的不断集聚,即城市化。《农业与工业化》一书所研究的主题就是“农业国的工业化”以及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空间(“基本区位”)的变迁,即“以农业为主的区位形态”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区位形态”。

经济学同样可以从资源配置视角来揭示一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启动,一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二是配置资源的方式,这两者直接关乎到经济发展的启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都充分证明,企业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资源配置主体与资源配置方式方面的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从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的角度考察了经济发展的动因问题,提出影响工业化的“五大因素”,其中就包括了“社会制度—人和物的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同时,在张培刚先生从“经济人”基本假设阐述了“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动机”的企业家和“企业家创建精神”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基本重要性”。

重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重新解读经典,也会有助于人们去更好地反思历史,改造现实,创新理论。

 

二、文献名称:《统计因果推理入门(Causal Inference in Statistics: A Primer)》

推荐人:张宏亮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推荐理由:该书的主要作者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教授,2011年因“在概率论和因果推断运算法则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贡献”获得了计算机界的最高荣誉“图灵奖”。全书围绕珀尔因果推理理论的三个核心支柱展开:以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表示的结构因果模型(structural causal modelSCM)、干预演算(do-calculus)和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英文版仅136页,语言严谨而简洁,使用了大量社会科学、医学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示例来深入浅出地阐述复杂的因果推理概念。与经济学中通常使用的基于潜在结果(potential outcomes)的鲁宾因果模型(Rubin causal modelRCM)不同,珀尔结构因果模型采用了基于因果图的结构化方法,假设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可以用一个DAG来表示,并引入了do-calculus的概念来精准计算各种干预行为的效果,更多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该书既适合具备基础统计知识但对因果推理了解有限的读者作为入门读物,也适合那些已经了解和使用过鲁宾因果模型的研究者,帮助他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因果推理的理论基础。

延伸阅读:朱迪亚·珀尔还著有Causality: Models, Reasoning and Inference(中译名:《因果关系:模型、论证与推理》)和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名:《因果革命:人工智慧的大未来》)。前者用严谨的数学证明和公式系统地展示了珀尔因果推理理论的完整框架,后者以非数学语言的叙述方式介绍因果革命的内涵以及对我们生活和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