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军:金融科技背景下新金融学科发展

发布日期: 2020-07-28 来源: 1836

金融科技背景下新金融学科发展

        金雪军


摘要:面对金融的复杂性和信息技术的日趋重要性,传统金融学面临很大挑战。本文从横向、纵向、立体三个维度,结合场景(痛点)和链条,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说明了新金融发展具有客观基础并且符合金融创新的规律,分析了新金融学科发展的逻辑。同时,讨论了新金融学科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关系,强调新金融学科的实践应用性和交叉复合性,并指出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金融、交易金融与社交金融、技术金融与人的金融的结合是新金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科技;新金融;学科发展



一、金融复杂性与传统金融学的局限性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金融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与教学研究内容,金融学的教学研究内容一般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等方面,在传统金融理论的框架中,即使讨论金融创新问题,也多是在产品(工具)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上做文章。尽管在金融创新的动因中也会提到技术进步,但多是一笔带过,多作为次要因素。关于人的因素,传统金融学科总体上按照传统经济理论的观点,即以理性人为前提的经济人假设。可以说,传统金融学基本上是在这样的思路与框架上发展演变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忽视技术变化与人的差异的特点及作用。也正是这个问题,面对金融的复杂性,传统的金融学也显示出其局限性,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

金融的复杂性包括客观复杂性与主观复杂性两个方面。所谓客观复杂性,是

来自系统本身的状态和刻画系统的数据计算领域的复杂性,如计算复杂性、算法复杂性和语法复杂性等;所谓主观复杂性,复杂性因人而异,是人的感知、意识、反应和行为的复杂性,有人参与的系统行为的复杂性和无人参与的系统的复杂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和实体经济相比,作为虚拟经济的金融之所以无论在产品、供给、需求、价格等最基本的要素上都有自身的特点,在机制与作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复杂性决定的。

金融复杂性现象大致可包括金融本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金融市场与金融资产价格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金融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金融技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金融管理与调控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概括地说,金融的复杂性决定了两个维度的研究与突破不可缺少,其一针对主观复杂性,这需要结合对人本身的研究展开,它一开始是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进行研究,行为金融由此展开,研究预期判断、风险态度、决策方式、信息条件等;其二针对客观复杂性,这需要结合数理知识与计算机手段来展开,如仿真与人工神经网络、随机过程与统计分析、混沌动力学与随机复杂性等,数理金融与量化金融就是如此。

金融学与数理知识、计算机手段的结合不但成为需要,而且也具有结合的基础。其根基可以概括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而信用的基础是信息。有一个很能说明的例子,一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比较认同的原因首先就是信息不对称。可见信息是金融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信息技术就成为金融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说在信息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信息技术的作用地位相对较低,在金融学的研究中处于次要的位置,那么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科技力量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对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高,进而成为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状态,这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就是以信息技术与智能发展为主线的,在这种条件下,金融学科的发展必须把技术因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新金融的发展就是从信息技术与金融的对接融合突破的。


二、新金融学科发展的基本逻辑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金融业的整体形式和架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区别于传统金融形式,呈现新形态、使用新工具、运用新技术的金融服务可称为“新金融”。大致说来,新形态主要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包括第三方支付、电商网贷和众筹等;新工具表现为金融企业对于新型金融方式的运用,包括量化投资基金、智能投顾等;新技术表现为新型科技与金融环境的结合,以金融科技为核心,包括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金融和人工智能等。

新金融,作为区别于传统金融又具有广泛市场空间的新型金融,其发展势头十分突出,充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具有客观的基础。新金融的重要特点是金融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度结合,如前所述,这一结合是有深厚的基础的。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信用的基础是信息,我们说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够发展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与电商小贷,很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具有交易信息这一核心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是体现在对信息的处理手段的往前推进与突破上。总体来看,以信息技术发展和金融相结合为特点的新金融是具有客观基础的。二是符合金融创新的原理与规律。根据金融创新的理论,金融创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即市场需求、机构竞争和技术进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长期来,传统金融比较多的关注大中企业业务、城市业务与机构业务,相比之下,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个人消费领域金融需求十分突出,需要有更广泛的金融供给主体和渠道来给以满足;从机构竞争看,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表现在市场一线上;从技术进步看,这一轮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为主线,多种新兴技术不断突破发展,如信息技术,就从早期的电子网络化发展到移动互联网化又向智能化等不断推进,可见,新金融的发展是符合金融创新规律的。

理解新金融的发展逻辑,需要紧紧抓住金融信用的基础是信息这一基点,抓住金融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这一主线,对此,可以从横向、纵向、立体三个维度来看。从横向看,信息可以分为基础信息、信贷信息、生产信息、交易信息、社交信息等等,从现在情况看,基础信息是以发改系统管理为主,借贷信息是以中央银行为主管理,交易信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社交信息以腾讯为代表。能否形成、如何形成一个真实、及时、高效的全社会统一共享的信息信用体系既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发展的“痛点”;从纵向看,信息链条包括信息的采集、信息的运算储存、信息的整理、信息的应用、信息的传递等等,由此也看到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很大的区别,它需要更强的统计、数理、计算机、法律等方面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能力要求;从立体角度看,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体现在发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金融上,此时发展的主力还是银行和证券公司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左右,以互联网金融包括电商小贷、第三方支付、众筹、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等为代表,主力以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为主,依托社交、交易和支付的平台优势,此时发展的主力已经由传统的金融机构转移到了掌握高新技术的互联网企业;第三个阶段则是从2016年左右开始,主要以发展金融科技为目标,以大数据金融、物联网金融、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等代表,跨界交叉,融合迭代,这个阶段需要协同多种机构共同发展,此时多种机构的需求和发展目标达到了高度统一,金融科技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现有机构面临的市场“场景”痛点,在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痛点”与“场景”触发推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成果。

研究新金融发展的路径,重要的是场景痛点的研究和链条的研究,场景代表了市场的痛点,而链条代表解决痛点的路径。传统金融业是从服务于商品交换需要的支付结算向融资理财转变的,应该说,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发展的这一路径,仍然是按照传统金融的逻辑链条先从支付结算端开始然后进入融资理财端。市场的情况也验证了这一观点,因为电子商务打破了线下商务同步和钱货两清的做法,需要有物流快递与支付结算作为整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组成部分,而传统的邮递业和金融业无法提供这个需要,从而推动了快递行业和支付宝的产生,支付宝最早就是作为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第三方支付结算工具而出现,在一定条件下,从支付结算到融资理财就成为客观,支付宝到余额宝的转变也水到渠成,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的过渡恰恰就是从支付结算为起步到融资理财端的转变,阿里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逻辑的可行性。以社交场景为特点的微信支付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从金融科技的发展看,也体现了场景与痛点的基础性与重要性。目前信息的市场痛点主要是两个:信息的及时性和信息的真实性。即如何保证信息能够及时获得,如何保证信息是真实的,因此必须要有保证信息及时和真实的技术出现,这也就是区块链技术产生及其应用的意义。区块链技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一旦发布便不可更改,信息一旦发布便同步共享,这样就可以解决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问题。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也是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场景中可以有效解决金融行为与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蚂蚁金服的跨境汇款和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证据核验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案例。蚂蚁金服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汇款业务,大大节省了跨境汇款时间,杭州互联网法院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证据核验,解决了一直没有应对方案的网上证据核验问题。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信息技术乃至新技术应用的衡量标准,即能否解决原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能否降低原有技术能够解决但成本较高的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证据核验的案例是第一个标准的证明,蚂蚁金服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汇款业务则是第二个标准的证明。说到底,就是能否根据市场场景,解决市场痛点。

量化投资与智能投顾的发展也同样体现了这个路径。量化投资是根据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存在着大量非理性行为,试图通过建立量化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从量化投资的情况看,也有两个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面。一是目前量化投资仍然停留在对过去信息数据的记录上,尚未做到对现在信息的同步整合。二是目前量化投资的服务是同质性的,尚未针对不同个体做到差异化个性化最优处理。因此需要在量化投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能投顾,反过来说最新的市场信息数据的同步处理和投资者服务的差异化最优就是智能投顾发展的重点。

金融科技背景下支付系统的发展也遵循这一逻辑。目前线上支付已经十分普及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是现金交易和银行卡支付都无法解决的。但是线上支付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市场场景与痛点。一是线上支付需要前提就是必须要有网络,如果网络不通的地方,线上支付就难以进行,如何实现离线支付是市场痛点,更重要的是另一个问题即交易过程中的个人信息泄漏,即使是在便利店买一个几块钱的面包也需要以所有信息的提供为代价,如何实现匿名支付将是新的市场痛点,数字货币的出台与运行应该解决离线支付和匿名支付的问题。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场景和链条两个重点,这样研究成果才能有价值有意义。

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金融与新经济、新贸易的结合,更是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展示了新活力。不仅如此,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也极大地活跃了金融市场,当然,我们也需看到,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基础是信息,金融与不确定性和风险始终联系在一起,按照我的理解,金融的特点就可以概括为经营预期、经营杠杆、经营风险、经营退出(收回)。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应该是动态的,即使如巴塞尔委员会这样专门从事金融风险监管事务的专业委员会在一版又一版巴塞尔协议中,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从最初的信用风险到第二版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到第三版强调流动性风险,就是最明显的证明。所以,新金融必须符合金融运行规律,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也不可缺少,只有把创新与风控结合起来,新金融才能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新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研讨,从现有对新金融的讨论现状看,也属刚起步的阶段,如何面对新金融发展的要求,让更多的人认识与理解新金融,并能理性对待新金融,做好新金融的实践,客观上就显得重要与迫切。传统金融学的理论无法说明和解决现在市场中涌现出的全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新金融学科来说明和解决全新的问题。新金融的特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的高度结合,新金融学科则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同时结合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诞生的交叉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金融学科的内容也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三、新金融学科的特点与发展态势


伴随着新金融实践的发展,新金融学科也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我认为新金融学科有以下两个特别突出的特点。

首先,实践应用性。新金融学科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一方面,与传统金融学科相比,新金融学科根植于实践的土壤,其产生的背景与研究的主要问题均和实践息息相关。对此我们有特别深刻的体会。浙江是中小微企业大省,是民营经济大省,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鲜明的特色,从经济主体看,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从产业产品看,有大量的小商品和传统制造业;从市场流通看,有大量的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从区域格局看,有大量的块状经济与产业集聚;从人力资源看,有大量的充满实干与创新活力的企业家与政府官员。正是在这样的土壤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不断深化。阿里巴巴和蚂蚁金

是证明,众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也同样是证明。关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理论的提升,是学科得以发展的基础。新金融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历史背景与条件。另一方面,金融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应用经济学,但传统金融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如货币理论、货币制度、金融政策、不确定性与风险理论等在理论经济学中也同样存在,相比之下,来源于实践,为了解决实践问题的新金融学科的定位在整体上就是应用性的。

其次,交叉复合性。一方面,新金融学科区别于传统金融学科就在于它把技术发展纳入到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内涵中,因此,金融学与技术的结合就成为一条主线。对此我们的体会也很深刻。早在20世纪90年代,浙大经济管理学科就和计算机学科联办了电子商务专业,后又成立了电子服务研究机构,金融学科也相应成立了电子金融(网络金融)研究所和电子金融(网络金融)学科方向。这可以说是我们探索新金融学科最早的开始。当时主要研究的是网络金融、数理金融和金融的计算机模拟。2013年后,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电子商务与线上社交发展提出的第三方支付结算端也逐渐向理财融资端发展,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特殊性,围绕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结合的要求,从信息链条相关的角度,需要有数学、计算机、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学科交叉协同,浙江大学也成立了有金融、管理、数学、法律与计算机等学科共建的交叉性跨学科的互联网金融教学研究机构,同时将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应用于金融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了发展新金融学科,培养新金融学科的人才,浙江大学在2015年开始申报互联网金融的博士点,当时遇到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金融学博士还要另外再专门设立互联网金融博士点,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运行本身就包括经济、管理、法律、数学、计算机等学科要素,同时互联网金融又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其交叉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它具有传统金融学科难以包容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有必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包括经济、管理、法律、数学、计算机等学科要素的新金融学科。2016年互联网金融获批招生,这也是全国新金融学科(包括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第一个博士点,此后,我们又在2016年与相关机构联合招收了互联网金融的博士后,2019年,浙江大学又正式招收数字金融的本科生。至此,浙江大学形成了一个包括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各层次的完整的新金融(包括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新金融人才。同时,在探索新金融理论的前沿、打造领先的新金融教学研究基地的同时,落实“产学研”思路,解决新金融的实际问题,将教学研究转化成生产力。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新金融学科处于动态与创新的发展演变中,需要结合新金融实践进行探索、调整与突破。 我认为,根据实践发展与学科发展的规律,新金融学科的发展将形成以下发展态势。

第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金融的结合。如果说新金融学科的发展来源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互联网金融是新金融的开始,那么,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为基础的要求就越来越突出,这就是大数据,也有人比喻,大数据就是金融科技时代的生产资料,而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就是生产手段,区块链是生产关系。因此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数字金融。在数字金融框架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不但在金融中广泛应用,而且成为有机整体,这将大大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研究,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研究在数字时代,技术、思维、 创新三位一体条件下金融经济特有的运行规律以及与实体经济间的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来说,主要研究在数字技术、思维、创新三位一体条件下,面对不确定性,基于市场主体决策行为的金融市场运行状况以及对金融资产的资源配置问题。数字金融的研究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以解决目前新时代中出现的各种金融现实问题。可以包括数字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数字金融商业模式研究、数字金融风险监管研究、数字金融技术发展研究、数字金融大数据与应用研究等方向。

第二,交易金融和社交金融的结合。如果说新金融的发展是从与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支付结算和电商小贷开始,那么,随着电子商务与金融结合的深化,更大的场景就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社交场景。从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基础看,其发展主要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手抓交易信息,一手抓社交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最主要的互联网机构的代表是阿里和腾讯。前者从交易市场着手向社交领域拓展,后者从社交领域着手向交易市场延伸。由于电子商务市场的迅速发展,包括电子商务下乡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其在交易市场上份额无疑将越来越大,与其同处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互联网金融也将不断扩大。交易金融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问题,从而使之具有更大的空间。同时,也要看到,社交金融则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场景来看,社交场景是人全天候场景,比人处于交易场景的应用要更大,社交信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部分市场信息的缺失,通过社交信息可以对市场中的个体进行更为深入的评价,在更大范围上更客观地衡量其债务能力。这也可以部分解释现在社交电商市场的兴起。所以必须把交易金融的研究和社交金融的研究结合起来。

第三,技术金融与人的金融的结合。如果说新金融学科是从重视技术因素在金融活动中的重要性开始的,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金融复杂性问题的背景与要求,在解决客观复杂性的同时解决主观复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这就是对人本身的研究。其实,新金融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是以金融复杂性为基础的,其今后的演变也需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如前所述,金融复杂性可以分为客观复杂性和主观复杂性,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是专门为了解决金融客观复杂性的,而以行为学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则是为了解决金融主观复杂性的。在金融科技阶段,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已经开拓了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即如何把对物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人工智能技术不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它还进入到对人替代的研究阶段。因此它使人们在看到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到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从量化投资发展到智能投顾。然而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本身是动态的,对人的认识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不断深化的领域,因此,需要从动态的角度看待人,而不能看成是静态已知不变的对象。神经金融的研究则将重点放在了人作为个体层面的心理和行为上,通过打破经济学上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来研究人行为上的偏差,以及导致这些偏差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理解人们金融决策行为背后的主观复杂性。金融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步进入智能的轨道,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将机器的运算与人的意识相结合将是未来智能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下一轮科技革命很大程度上会体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将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人机结合将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这一点在新金融的发展中也将体现出来。


(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