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税务专硕学位建设系列讲座”第52期讲座
10 2025年10月20日下午,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税务量化咨询服务总监罗思维先生受康笛副教授邀请,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北教学楼3-319作了“浙大税务专硕学位建设系列讲座”第52期讲座,主题为“研发加扣税收优惠政策与案例解读”。参与本次课程讲座的还有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高级经理徐中音女士。
讲座伊始,负责税收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板块的徐中音女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后续讲座安排,强调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复杂性与其在企业所得税条线业务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请到的主讲人罗思维先生是安永税务量化咨询服务总监、资深税务专家,拥有超过12年中国税务咨询及研发类项目服务经验,专注于研发费用加计加除、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及税务稽查应对等领域。他深耕互联网、软件、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曾为众多国内外企业提供研发活动合规管理、费用归集及内控体系建设咨询,并参与地方税务机关核查手册编制工作,熟悉税务实践焦点。
罗思维先生在讲座开始前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多数同学仅通过CPA或税务师教材了解过研发加计扣除的相关知识,而缺乏实际项目经验。本次分享将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介绍”“研发活动界定”“研发费用核算要求与口径辨析”和“研发项目管理与近期核查趋势”四部分展开,以期帮助同学们掌握实务工作中的关注要点。

图1 罗思维先生介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含义
第一部分中,罗思维先生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强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核心在于准确理解“研发”与“研发费用”两个关键词,并简要回顾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要点和历史沿革。罗思维先生进一步辨析了加计扣除和据实扣除两组概念,指出加计扣除的前提是能够据实扣除。
第二部分“研发活动的界定”是本次讲座的重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将研发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并以试验发展最为常见。研发活动判断的基本要点及内涵有明确创新目标、有系统组织形式和研发结果不确定三个方面。其中有明确创新目标可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系统组织形式的核心为立项,研发结果不确定则是与企业研发人员的沟通难点。研发活动界定方面,罗思维先生首先从概念和类型角度讲解了负面活动清单下的研发活动,通过生动的举例加深了同学们对研发活动界定的理解,并强调研发加计事项不是简单的所得税计算,而是属性判断与材料论证的过程。接下来,罗思维先生又从研发环节角度进行了讲解,具体分为工业生产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两部分。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罗思维先生提供了部分税务局官方发布的研发活动判断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不确定性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考量。该部分最后以网络游戏新玩法开发、奢侈品外观设计和奶茶口味研发三个生动的思考题收尾,引导同学们站在企业角度思考加计扣除的机会点。

图2 同学们专注听讲
第三部分“研发费用核算要求与口径辨析”中,罗思维先生为同学们列示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并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会计核算三个不同口径进行了研发费用的差异对比。罗思维先生详细讲解了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等相关费用的核算要求,还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正列举”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

图3 罗思维先生介绍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
第四部分是“研发项目管理与近期核查趋势”。研发项目开展形式有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合作研发和集中研发四种。其中自主研发和委托研发最为常见;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区别在于多方参与、研发成果归多方各有,与委托研发的区别则是合作方之间没有交互结算和支付;集中研发需要厘清成本分摊原则,考虑到与税务局的沟通成本在实务中并不多见。接下来,罗思维先生介绍了研发项目管理流程的材料要求,如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需要与研发部门沟通,研发人员名单涉及对学历、岗位、工作职能的描述,研发支出辅助帐需要复核摘要明细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事后监管包含智能疑点推送、专项检查与稽查、税务法规要求年度抽查和八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监控等手段。企业年度汇缴申报中,税务机关会将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多维度交叉比对检查可能的风险,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对核实风险点提供合理的解释。罗思维先生还分享了税务机关的常见问询问题与近期监管趋势。

图4 罗思维先生与同学交流
本次讲座中,罗思维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核心要点,更通过丰富案例与实务经验的分享,深化了同学们对研发活动界定、研发费用核算口径等问题的理解。讲座结束后,罗思维先生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同学们收获满满。

图5 讲座结束全体合影
图文:严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