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2025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第二十三届(2025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于2025年9月20-21日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或法律实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韦倩教授主持。
开幕式之后,论坛围绕中国特色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高质量发展、市场秩序与竞争政策、数字经济与数据产权、中外具体法律规范的法经济学研究等主题举行了三个阶段的主题报告。在第一阶段的主题报告中,康奈尔大学东亚法中心主任张永健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谢丹夏副教授、中山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周林彬教授分别以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司法行为和中国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为主题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董雪兵教授主持了三篇报告并作精要评论。在第二阶段的主题报告中,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王永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桑本谦教授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魏建教授分别以法治与新质生产力、跨学科研究思维和通证金融为主题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山大学经济学院李胜兰教授主持了三篇报告并作精要评论。在第三阶段的主题报告中,四川大学法学院左卫民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张占江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徐文鸣教授分别以中国司法改革、隐私保护与经济效率和全球法经济学发展趋势为主题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陈屹立教授主持了三篇报告并作精要评论。三场主旨报告期间,现场的学者听众也就相关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和讨论。
9月20日下午进行了分论坛的报告和讨论,本届论坛围绕“法律制度与企业行为”、“法律制度与创新发展”、“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法律制度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法律制度”和“法经济学基础理论” 6个主题组织了平行分论坛的论文报告和评议。海内外60余位学者就以下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刑事速裁程序、犯罪周期、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惩罚性赔偿、劳动合同法、司法改革、环境司法、家事纠纷调解、产业规制政策、市场准入清单、跨境并购制度、债法与融资行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政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ESG、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人机共驾事故的责任分配、AGI数据的版权、首席数据官制度等等。分论坛讨论在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领域碰撞出了思想火花,展现了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各个细分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
9月21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之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李增刚教授宣布了6篇会议论文获得“第二十三届(2025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优秀论文奖”。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在总结中,史晋川教授简要论述了法律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臧否了数字平台企业反垄断的经济影响,提出了不同所有制产权平等保护的立法问题,最后对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
第二十三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共收到162篇投稿,经过6位专家的匿名评审和独立打分,择优录用了70篇论文,大多论文都采用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堪称历年最高。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自2003年由史晋川教授和黄少安教授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23年,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对中国的立法司法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持续改革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