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首届“我和我的老师”主题活动“十佳导学团队”风采展示

发布日期: 2023-04-20 来源: 199



为进一步强化师生“德育共同体”,构建更加卓越的学生培养生态和一体化育人体系,推动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同学互助”“文化传创”“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学院首次开展“我和我的老师”主题活动。活动启动以来,众多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踊跃投稿,从“我”的视角,讲述可亲可爱的老师们,以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师生故事。

经过学生推选、现场风采展示、学生投票、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经济学院“我和我的老师”主题活动十佳导学团队,具体名单如下:罗卫东导学团队、柯荣住导学团队、方红生导学团队、陈叶烽导学团队、金雪军导学团队、宋华盛导学团队、朱希伟导学团队、顾国达导学团队、黄先海导学团队、李建琴导学团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不止于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科阶段有师为“长”,从知识传授到生活关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研究生涯有师为“导”,从学术指点到师门传承,“好将红炉一点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许许多多茂盛的“不言桃李”,正在经济学院这片沃土上“下自成蹊”。就让我们从“我和我的老师”主题活动之中,一睹这片云蒸霞蔚的“桃李”风采吧。


海纳来英行旅书山

罗卫东导学团队


罗门在罗卫东教授的引领下,深耕学术经典,育人成果丰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

团队以经典文献为学术根基,还原理论情境,从文本出发,识别理论发展路径中的选择机制,探讨经济学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更多面向,挖掘失落在大众视野中的经济学文本魅力。罗卫东教授主编文丛两套,组织师生翻译大型文丛两套,译校学术著作四部。团队通过翻译经济学家的人物传记,拓宽对其理论思想的时代背景及其个人志趣的理解,使解读更加具有可信度,共同译校的罗斯托经济史著作《经济增长理论史——从大卫•休谟至今》更是成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绕不开的必读好书。

团队坚持“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育人思路,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团队内多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赴英国、新加坡、德国、印度、香港等地学习世界一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在校期间参与校级音乐会、文艺晚会等,展示大学生的艺术才华和综合素质;开展诸如赴大凉山支教等公益活动,汇聚团队力量服务社会、造福地方。

在“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团队氛围下,师生共聚读书会,碰撞思想的火花。书斋之外,徜徉乡野之间,畅谈学术理想与人生追求。走一遍罗老师的求学路,吃一口罗老师的家乡菜,罗老师给予每一位学生家人般的关怀,春风化雨,尽在不言中。

学术界的“泥石流”

柯荣住导学团队


团队由柯荣住教授担任导师,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了师门团队,团队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以及本科生5名,主要从事激励理论、搜索理论与匹配机制等研究。

团队成立时间虽短,但已经形成了十分融洽的团队文化。在学习上,大家以柯荣住教授为榜样,努力向柯老师学习——柯老师学生时代就在应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一些特殊现象与案例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核心期刊上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有3篇被作为当年度最佳的十篇论文之一收入199719982002年的《中国经济学》系列。

团队坚持“高远理想,脚踏实地”的理念,希望成员们在树立宏大的学术目标、追求学术理想的道路上勇于前进,敢于创新,既关注学术领域的前沿成果,又注重基础知识掌握运用,建立起学术自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团队非常注重包容性和多样性,柯老师时常鼓励团队成员在各个领域学习和探索,帮助大家实现个人目标和发挥潜力,并且还会定期举行组会,由各个成员轮流对自己所学进行展示和交流,目前团队成员已对非线性定价、信任与社会身份、Damaged GoodsPriest-Klein理论、Drift-Diffusion moodel(DDM)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叉学习给了成员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同时也能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

除了学习方面,团队还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在学术研讨外,团队成员还拥有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共同兴趣爱好,每个人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和鼓励,都能够受到尊重和支持,一起成长。

一朝入方门终身方门人

方红生导学团队

     团队由方红生教授担任导师,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中国公共经济问题、宏观经济中的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现有在读博士生9名,硕士生11名,本科生2名。

用理想主义做有烟火气的研究,青云不坠,方得始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国公共经济问题、中国金融问题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共发表过28篇重要论文;团队也先后出版多部学术著作,获得多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数次举办并参与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共同承担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用立德树人践行师门目标,教学相长,与时共进。方老师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确立了方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突出研究创新能力的拔尖学术人才的初心和目标。在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内英才辈出,多人获百人会英才奖、国家奖学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向包括浙大在内的多所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学术骨干力量。

严学风浓情谊育和谐“家文化”,因材施教,劳逸结合。课余生活中师门自发组织相约篮球、健身、舞蹈和摄影等各类团体活动,野蛮体魄,文明精神,放松身心的同时打造“为科研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健康基础。在师兄师姐的带领和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之间纵向进行“分层教学”,横向进行“因材施教”,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自发形成传、帮、带,在学术研讨、社会实践和休闲娱乐中增强了团队内部的师生情谊和同侪之情。

亦师亦友

陈叶烽导学团队

团队由陈叶烽教授担任导师,主要从事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现有博士生11名,全日制硕士生3名。团队虽然年轻,但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学界公认的、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为与实验研究团队之一。

团队在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下不断突破与创新,始终致力于推广实验方法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近五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China Economic Review等高水平期刊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并出版学术著作《实验经济学讲义:方法与应用》,陈老师也入选了2021年度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立德树人、卓越创新。团队始终致力于培育优秀的行为与实验经济学领域科研人才。在陈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多名研究生获得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毕业博士生丁预立目前就职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毕业两年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担任学院系副主任。

团队以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为目标,在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下开展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既经过主流经济理论严格训练,又具有批判精神和跨学科视野的研究生。由陈老师带头,团队每周定期深入探讨学术前沿问题,极大提升了团队合作水平与科研效率;团队也非常重视师生与同侪情谊,用组织聚餐和运动出游润色学术生活,劳逸结合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凝聚力。

金门蓄云彩纷郁出成均

金雪军导学团队

团队由金雪军教授担任导师,主要从事行为金融、资产定价、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博士生12名,硕士生14名。团队氛围良好、凝聚力强,近年来毕业生中涌现出多位学界、业界、政界的潜力新星。


在学生培养方面,金雪军教授将“YSCC”作为培养研究生的指导方针。Y 代表严谨,即在研究和学习中要有严谨的态度、方法、思考和表达;S 代表善良,即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第一个C代表坚持,即在追求学术和事业的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第二个C 代表超越,即在学术和事业上,要有超越自我的追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追求卓越和创新。

在学术训练方面,金雪军教授积极推崇创新精神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念,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勇于挑战学术难题。团队每年均有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在团队建设方面,团队以归属感和包容性作为指导方针,强调以亲情精神涵养团队文化。归属感和亲情来源于师门内部的代代传承——金雪军导师目前指导过的学生已超过500人次,一方面通过建立师兄师姐、校友专业导师等多渠道社交网络,为学生获取就业单位、就业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提供渠道优势;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品牌效应,不少优秀毕业生在省政府机关、金融业界、高校中打响“金门”的招牌,带动在校生就业,在校外的大千世界依然感受师门的温度。

宋门才华盛落地结花生

宋华盛导学团队

 “花生团”由宋华盛教授带领,团队名称源自导师姓名的谐音,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团队自成立至今已有8年,现有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6名。

在学术研究方面,师门雷打不动坚持每个星期五晚上举行组会,交流学术研究,“团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经典文献,紧密跟踪学术前沿,亦可讨论自己的论文,实现1+1>2的高效学习。截至目前,团队共发表十多篇高水平论文,获批六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次在国家级媒体发表报刊文章,多篇智库报告获得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采纳。

在学生培养方面,宋老师注重“团员们”多维度能力培养,提倡全方位发展,鼓励大家敢于有梦想,勇于有担当。团队凝心聚力,致力开展高质量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人才,并取得良好的成果。截至目前,团队成功培养5位博士生和12位硕士生,其中不乏在国内著名高校任教的优秀青年学者和就职于业界顶级机构的应用型人才,为学弟学妹树立了良好榜样。

在团队建设方面,“花生团”团结友爱、相互成就,不定期举办的聚餐和暑期出游等活动加深了团队情谊。2021年暑期,由宋华盛等老师带领的“伟大变革:走向共同富裕”致敬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实践团赴宁波市和舟山市开展调研活动,访问政府部门、参观博物馆、自贸区和企业。同时,在每周严肃认真的组会中,也少不了谈天说地、放松心情。

 “花生团”是浙江大学众多学术团队中的一颗小小星辰,但也是“小花生们”的大大天地。“花生团”正如花生串,硕果累累,共同成长!

积跬步汇小流

朱希伟导学团队

朱门团队由朱希伟教授带领,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等方面的研究,现有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12人。

成章乃达,金之在熔。”朱门提倡同学随“兴”主导学习、由“志”自由钻研,立足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沿需求,对于学术研究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而在蓬勃发展的中华大地上写出优秀论文。在朱老师沐雨春风的吹拂下,朱门涌现了如《量化空间经济学研究进展》《产能过剩异质性的形成机理》等多篇优秀研究成果。

际于天地广,海纳江河心。” 在学生培养上,朱老师一向坚持学生“因材”发展,根据学生所擅长的技能与自身优势,帮助同学细致而个性化地规划未来。在师门的炽热关怀与自身的不懈磨砺下,朱门的毕业生们随着学生时代的志向走向了异彩纷呈的工作岗位,朱老师特别强调要将家国情怀带进自己的工作,朱门走出的弟子们也都将铭记师长的殷殷嘱托,于天地间俊采星驰、发光发热。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团结紧密、融洽亲切的氛围是团队昂扬前行、永葆活力的引擎。在有条不紊推进学术文化建设的同时,团队也十分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在团队活动里,有朱老师爽朗的谈笑,有同门敏睿的思维火花,有美食美景的鲜艳剪影。朱门学子以师门为家,团队成员互敬互爱、互勉互励,并肩探索、互做良师。在校生时朱门学子在此“修身、齐家”,毕业后他们将昂首阔步地“治国、平天下”。

顾家有大爱

顾国达导学团队

顾国达导学团队是一个愉快友爱的团队,在顾国达老师的带领下,目前有博士生8名,硕士生十余名,其中有多名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留学生,涉及方向主要为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金融、蚕业研究等。

多层次科研合作交流,助推研究生学术发展。团队以日常交流、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共同参与各类课题,例如《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蚕丝业创新发展研究》等,合作出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教材书籍,并面向学生开设了《世界经济导论》《期货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等多门核心基础课程。团队科研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以及浙江省高校教育成果一等奖等,顾老师本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在学生个人的科研道路上,顾老师不仅为学生“掌舵领航”,并创设营造了团队间互帮互助的学术氛围。顾老师融汇贯通其留学期间形成的国际视野与学生培养理念,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学术研究都谨嘱学生注重细处;顾老师也十分注重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学习与掌握,从数理方法的推导、到微观宏观理论的现实场景应用都是他言传身教的重点。

在紧张的研究科研之余,团队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师生在学术以外的生活中找寻认同感。他多次叮嘱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同样要注重体魄的强健与灵魂的坚韧,新老生也需要在团队建设中互通有无,打造家庭般的和谐氛围。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黄先海导学团队

团队由黄先海教授担任导师,主要从事数字经济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现有二十余名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多名师门毕业生在政府机关、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单位工作。

团队紧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黄先海教授的指导下,围绕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话题开展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在内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领导表彰,政策观点多次受到《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

团队定期开展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专题学习活动以及国际前沿专题研讨活动,确立了以师门组会为重要交流平台、以周期性课题调研为实践抓手的培养模式。全体师门学生秉持“求是创新”校训以及“执善向上、经世济民”理念,坚持贯彻“肯吃苦、能钻研、勇创新”的经验,研学互促,代代传承,形成了导师引领、师门协作、互帮互助的导学共同体。

在学生培养方面,黄老师以修身之德育徒、以博通严谨治学、以悉心关怀诲人,他时常叮嘱全体师门学生立崇高之志,心怀“国之大者”,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实学实干,成为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优秀学生。黄门学子始终牢记导师教诲,勤学奋进、孜孜以求,努力练就真本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春风桃李灼灼其华

李建琴导学团队

团队由李建琴教授担任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蚕桑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方面的研究,现有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4名。

导学团队定期开展科研训练,每两周一次的组会,李老师用专业知识、远大见识,带领成员探究经济世界中的因果关联。除了汇报日常工作任务进展,组会也是团队成员获取能量的温暖港湾,在这里李老师与团队成员亦师亦友,一起交流生活中的见闻与存在的困难,为大家的成长排忧解难。

导学团队坚守教育本质,教学相长,以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理念,以中国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为目标。团队秉持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人选择与职业规划,希望每一朵花都热烈盛开在合适的土壤里。“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是李老师对团队成员的要求,小到每次组会认真准备、每次调研勇敢提问,或是假期好好休息、陪伴家人,大到努力参与好人生每个阶段,安心在校、努力毕业、享受生活、顺利工作,这是李老师对导学团队每位成员的殷殷期盼与美好祝福。

李门众人心里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外出调研是团队的传统,广西、云南、贵州、诸暨、温州……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双眼观察经济现状,亲自了解感受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思考探索经济运行方式逻辑,分析理论知识的现实运用。调研既是任务,也是生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共同参观体验当地的特色,丰富了人生阅历,也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


从文字、图片、影像之中,我们读到师门共同创造的精彩,读到同学们在师门的成长,更读到同学们对导师的敬与爱。

师门如树般繁茂的枝叶,共沐春风雨露,也共结累累硕果。师长是树的根系,不断传递养分,更是树的枝干,抱紧每只新芽、每片荫绿。在浙里,我们敲下一段段文字,开过一次次组会,记录下一个个瞬间。正是这些点点滴滴陪伴着我们的青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去锻炼思维的能力,去培养创新的精神,去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求是青年。

我们的怀中将永久盛开着此处的花,它是不竭的正念与理想,它馥郁自恩师的甘霖,支持着我们走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