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经济学院召开“与院长书记面对面”座谈会暨经院学子使命愿景大讨论

2021年10月8日下午,“与院长书记面对面”座谈会暨经院学子使命愿景大讨论活动在经济学院大楼325会议室顺利举行。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子法老师,经济学院副院长方红生老师,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卢飞霞老师,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希伟老师,优秀德育导师、经济学系教授李建琴老师,优秀班主任代表、国际经济学系教授宋华盛老师,来自经济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名青年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卢飞霞老师主持。
本次会议围绕学校使命愿景大讨论主题,结合学院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首先,围绕国家需要和为国担当,深入讨论学校使命愿景和学院“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实施。其次,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大青年的期望寄语,各位师生党员深入思考讨论了自身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宋华盛老师认为,中国需要优秀的经济类人才,国际也需要优秀的中国经济类人才。我们应当对学院的发展有信心,同时也要认清差距,在学科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进步。李建琴老师指出,我们应当思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导向是什么,要思考贫富差距下的社会治理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人口问题等,在经济治理从“增长”到“平衡增长与安全”的现实中,进一步注重社会安全、数据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同学们要在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精神状态、综合素养等方面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2021级国际商务硕士生骆勇建、2019级经济学本科生郑渝川对加强本研联动、不同培养类型的学生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使命担当,经院学子给出了这样的回答。2018级金融学试验班本科生谢杨畅认为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浙大学子应当提升自我,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2021级金融硕士生连旭讲述在贵州湄潭一年的支教故事,这段经历让她明白将祖国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起来才是人生意义所在。2021级互联网金融学博士生谭卓鸿立志认真学术研究,用专业知识为国家做贡献。同学们还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治理、学生党支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参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方红生副院长结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向同学们提出建议。一是建议同学们提升研究创新能力,要把研究目标与国家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建议同学们增强自己的家国情怀,在实践中感知担当,更好地履行和实现初心与使命。朱希伟副院长对于同学们的发言很受感触。他认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人才培养和国家战略的结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张子法书记认为师生们的发言充分体现了经院人的站位和担当。他带着在座师生回顾了浙大“求是创新”校训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浙大人共同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当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使命愿景大讨论正当其时。
此次座谈会,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征集了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方向。希望经济学院的同学们能围绕目标愿景,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秉持“经世济民、执善向上”理念,将使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