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诸改革开放历程 共商中美经贸发展

发布日期: 2020-05-03 来源:kyky 48


  

揆诸改革开放历程   共商中美经贸发展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由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浙江大学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浙江大学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协办的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论坛暨中国美国经济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于1123-25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顺利召开。

开幕式上,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陈继勇首先致辞,对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在中美经贸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当下,召开本次年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充分表达观点、严密阐述机理、提出宝贵建议。随后,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代表承办方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经济学院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希望各位嘉宾把握伟大时代提供的伟大机遇,结合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年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交流和研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陈继勇会长开幕式致辞                              浙大经济学院黄先海院长开幕式致辞

    主旨报告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经济评论》执行主编邵滨鸿教授主持。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执行院长林桂军教授以《美国关键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分析》为题,从矿产品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中美竞争的矿产品、美国重要矿产品进口依存度、中美关键矿产品贸易等方面对美国关键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进行了深刻分析;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战略选择及新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他在分析中美贸易谈判中美方关切的三大焦点问题:贸易差额、产业差距、体质差异的基础上,分享了新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构想和实践举措;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教授就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特点、中美双方重要文件、美方战略意图、中美贸易战的前景等方面,发表了主题为《中美贸易战与中国经贸改革》的演讲;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以《中美经贸冲突的特朗普因素与深刻社会背景因素》为主题,分析了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特朗普因素、深刻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对中美贸易战走向的几点思考;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系主任王孜弘教授认为传统的遏制论不足以解释此轮中美经贸纠纷,从中国市场体制认定与扭曲方面切入,发表了主题为《体制认定与市场扭曲——美国对华贸易战再妄议》的演讲。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一场主旨报告会                            对外经贸大学林桂军教授报告

南开大学盛斌教授报告                                           东南大学徐康宁教授报告

    主旨报告2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玉华主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尹翔硕教授关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的报告,提出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和时滞效应;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对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及其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启示,如加强宏观经济基础建设、资本管制、发达经济体退出非传统政策的溢出效应充分评估、加强与公众沟通等;中国银行(香港)经济研究主管谢国梁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与影响》的报告中,认为中美矛盾与冲突将常态化、长期化,并且在对贸易摩擦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积极的展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小平对《产品出口复杂度与企业波动产出》的报告主要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复杂度不断提高,企业出口复杂度与产业波动负相关,并提出应对贸易冲突的两点启示:我国应该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以人为本、培育新的人力资本优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秘书长余振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美贸易摩擦的催化剂还是润滑剂》的报告中,基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301报告的更新版本,认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可以产生两种影响:即催化剂效应和润滑剂效应。

 

复旦大学尹翔硕教授报告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二场主旨报告会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主旨报告会

    分会场二上,宁波大学楼朝明副教授带来了综述型的分享,提出供给和需求的相对性问题,认为中国应坚持扩大内需,成为世界产品的最终消费市场;南京农业大学林乐芬教授以人民币国际化为视角,翔实地论述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宏结教授指出,当前中美的贸易关系应定义为贸易摩擦而非贸易战,中国的贸易政策应当在基于国际和国内的现状实现和谐统一;浙江工业大学方建春副教授以G20国家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对包容性财富(inclusive wealth)的影响。

分会场三上,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张建清教授基于竞合理论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展开研究,提出中美关系已呈现出竞合新常态,中美双方需要对竞合关系进行良性塑造,管控分歧避免陷入恶性竞争;福建社科院全毅研究员对特朗普政府对华经济战走势及对策进行判断,认为关税战之后中国面临的是规制战、金融战,应当谨慎研判美国政策的目的;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煌在报告中指出由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为稳定出口以提振经济,应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宏观政策变动与微观企业绩效有时候可能存在内在矛盾,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可能导致企业落入低质、低价、低利润的尴尬困境,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是否能跨越产品质量升级的生产率门槛。

分会场四上,丁一兵教授从产品空间、产品密度与贸易产品结构等角度讨论了一带一路政策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林珏教授从背景、政策内容介绍、政策效果与影响等方面详细评述了特朗普政府税改政策;武汉大学张天顶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湖北大学王鸾凤教授基于拉美国家的数据与资料研究了金融自由化是否能够缓解贫困的问题;吕婕教授基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讨论了中国OFDI的进入模式,即选择新建投资还是跨国并购;杨水清研究员则对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现状、特点、动机等方面以及FIRRMA法案进行了探讨;费晓晖老师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重建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对本国具有显著的紧缩效应,对其它国家具有扩张效应。

分会场五上,河北大学马文秀教授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日在湄公河流域的贸易竞争力和合作进行分析,得出湄公河五国市场需求潜力大,中日两国出口市场分布各有侧重,且出口政策倾向有所不同的结论;浙江大学研究员龚斌磊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农业生产方面的合作效应进行考察,将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纳入生产函数模型中分析,对中国农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深入的见解;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谢正娟分析了制度距离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OFDI有滞后效应,但这种效应会随着制度距离而变化。天津财经大学陆建明教授对投资壁垒和海外投资的关系进行探讨,将海外投资分解为不同维度,重点论述了投资壁垒对母公司数量,家族规模,跨行业投资的影响等方面的影响机制。

 

分会场讨论

分论坛六上,武汉大学胡艺教授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空气污染的外源性因素,同时考虑了地理特征的影响;浙江工商大学的曹伟教授分享了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美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虽然稍逊于美国,但冲击影响的放大能力强于美国;湖南大学肖皓教授指出,在全球价值链深化背景下,贸易摩擦引起贸易额变动的预期往往与实际GDP出口收益变动不一致;吉林大学的史本叶教授着重关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港建设方向;武汉大学的刘威教授则从多个角度讨论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高技术限制之

分会场七上,吉林大学王达教授论述了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竞争格局与中国的创新战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东北财经大学孙玉红教授就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南北分歧理论和政策扩散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为里应外合机制;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朱小明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会增加企业进入,加剧竞争,减少企业利润,从而使企业质量升级投入下降;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陈昕炜研究员从主导动因、政策走势、连锁风险和对策建议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中美贸易争端问题;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毅采用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代替出口规模,结合微观数据实证分析2003年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贸易利得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政策通过倒逼企业提高出口DVAR,可以实现绿色与发展兼顾。

 

 

 

 

    在闭幕式中,各分会场主持人就讨论内容进行汇报,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姜凌教授致闭幕词。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期刊、读者见面会,《人民出版社》、《国际经济评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金融》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见面会。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