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昌民风,赏古镇遗韵——经济学院赴绍兴社会实践

2018年1月31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17-2018学年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小队依照日程安排顺利开展第四日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日社会实践的内容为参观安昌古镇,领略传统水乡的人文魅力。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安昌的建筑的风格传承了典型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民风淳朴,是绍兴师爷的故乡;另有特产腊肠扯白糖等在全国享有盛誉。
清晨来到安昌古镇,队员们便被安昌古镇鳞次栉比的白墙黛瓦、旧石板桥吸引了,踱过阳明桥,便可发现整个古镇建立在河畔。窄窄的街道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老店,销售的当地土特产玲琅满目,粉墙黛瓦下,或是逼仄幽深的小弄口,当地人现场制作腊肠、扯白糖、芝麻糖等小食。成员们观赏了一些店家制作的流程,并品尝了一部分食物。绍兴建筑素有“街随河走、桥连街路”的特色,在安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河上乌篷船来来往往,淳朴的船夫用乡音招揽着客人;站在千姿百态的桥上,能看到长长的街巷沿河而建,挂满了腌制的腊肠、鱼、猪头等传统特产。安昌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图四七桥”的美誉,成员们参观了所有的桥梁后,为一部分桥梁拍摄了照片。
安昌古镇的主要景点有石雕馆、师爷馆、城隍殿等。成员们参观了城隍殿和师爷馆,在城隍殿领略了雄伟轩敞的建筑特色,在师爷馆了解了师爷这个群体的传奇故事。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当时师爷因无官位多做于幕后,当证人证词有误或大老爷意气用事时,递上纸条提醒。成员们在参观了师爷馆后,对师爷的幕僚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晚上绍兴非遗社会实践第四天的行程结束,成员们开始总结今天的活动,并对之后前往嵊州的采访任务进行了交流讨论。截至目前,非遗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完成绍兴非遗概况及背景、绍兴黄酒、绍兴莲花落、安昌古镇的调研及访谈任务,将进行下一步社会实践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