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

发布日期: 2017-10-24 来源:xzbgs 3876

    1022日下午,经济学院金融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研究所退休党员黄燕君教授、民主党派代表唐吉平副教授、张月飞副教授也应邀和大家一起参加了学习讨论。

所长王维安教授基于他多年的宏观研究和对本次报告的学习,首先对报告做了全面解读。王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看了振奋人心,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指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系统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继“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的又一新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以前的几大报告相比,感觉这次报告既前瞻了九十多年的建党史,又远瞩了未来三十多年的宏伟奋斗目标,既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又有极其丰富的内容,甚至连语言都十分优美。

王老师结合专业,从经济金融角度对报告作了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那么什么是我国当前最重大的现实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努力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华民族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体现了发展不充分。同时,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与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必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做好上述工作,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王老师结合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谈了他对未来研究方向的一点想法。王老师认为,目前研究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的少,研究公司微观层面问题的多,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的少,运用西方数理模型的多。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讲到这里时,与会党员与列席会议的其他老师都有同感,大家也都对当下学术界流行的“唯模型独尊,没计量不过”的风气发表了看法,多数认为应该改变这一评判现状。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有更多学者来研究中国问题、关注中国市场、讲好中国故事。

 

 

金融研究所教工党支部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