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经院大讲堂第7期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 2017-10-16 来源:kyky
946

2017年10月13日下午,应经济学院邀请,著名实验和行为经济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Marrie Claire Villeval教授来我院在“浙大经院大讲堂”上作了第7期讲座,演讲主题为“Spillover Effect of Affirmative Action on Competitiveness and Unethical Behavior”(平权法案对竞争和非道德行为的溢出效应)。此次讲座由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和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协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教授主持了讲座,全院师生共约100人参加了讲座。

Villeval院士首先介绍了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的研究现状。平权法案的目的是降低社会中劣势群体在获得高等教育、进入高收入职业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门槛,并减少各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和歧视,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配额。已有证据表明平权法案在在减轻劣势群体的代表不足和刻板印象,提升劣势群体的竞争力和自信心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也有批评称平权法案导致了效率损失。而目前大多数的文献几乎没有关注平权法案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当平权法案停止后,它的正面效果是否还存在?平权法案是否会导致优势群体对劣势群体的不道德行为?
而Villeval院士等人的研究回答了这两个方面的疑惑。Villeval院士和她的合作者们在印度实施了一个大型的人为田野实验(Artefactual field experiment)。她们在印度的西孟加拉帮(West Bengal)的30个村庄里一共招募了672名被试。其中有一半的来自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种姓,另一半的则是地位比较低的种姓。在基准实验局(Baseline Treatment)中,她们设计了一个严谨详实的实验,让被试们分组参加一个真实努力任务(Real EffortTask),即让被试在规定时间的3分钟内回忆写出实验员先前所报告的1到100之间的一系列数字,被试根据其报告的准确数字数量来相应获取实验报酬。同时他们进行了6个规则不同的实验任务,以控制被试的过度自信、风险偏好和反馈厌恶等因素,以及准确地测度被试的竞争偏好、自信程度和非道德行为。她们还设计了另外3个实验局。在第二个实验局中,她们告知了被试们组内的种姓成分以考察种姓的身份是否会对被试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后面两个实验局中,引入了两种不同平权法案,分别是配额和加分的两种政策,并加入在政策取消后的情景来探讨平权法案政策的溢出效应。
在介绍完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之后,Villeval院士进一步给出了这项在印度进行的实验结果。她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平权法案政策能够有效地提升低地位种姓的自信心,也更愿意投入到竞争中。但是在平权法案撤离后,她们并没有发现后续的溢出效应。优势群体也没有因为平权法案的缘故对劣势群体有更加深的偏见。但是在反馈了平权法案的效果后,结果有略微的变化,优势群体愿意减少群体间的差距,但是社会中地位的翻转则是优势群体们所不能够接受的。
Villeval院士独特的研究视角,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有趣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在座师生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在座师生分别就研究主题,实验设计和平权法案政策的意义和现实应用等方面内容,非常踊跃地与Villeval院士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交流,Villeval院士都耐心地一一作出了解答,整个报告会气氛热烈融洽。此次浙大经院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为经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与世界一流学者开展前沿对话和思想碰撞的学术平台,与会师生获益匪浅。

“浙大经院大讲堂”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学术讲座品牌,计划每年举办十期,邀请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杰出学者、业界精英和知名人士,前来“浙大经院大讲堂”阐释经济学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科的学习热情。(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