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寻浙大,茶海享自然 ——记浙江大学赴湄潭实践团访永兴古镇

发布日期: 2017-07-28 来源:xsyd 1023

2017727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赴贵州湄潭弘扬西迁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了湄潭的永兴古镇,听取了当地领导关于古镇保护和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介绍,实地考察了古镇的发展情况,寻访了浙大西迁时的文娱和住宿旧址,感受古镇悠久历史,回溯浙大求是创新精神。并在他们的带领下,登梯观海楼上,鸟瞰万亩茶海,细品湄潭翠芽,共谈当地发展。浙大学子们相坐品茗,聆听地方的声音,感受自然的风景,寓学于乐。

悠久历史,丰厚文化

永兴古镇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曾为黔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素有“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鸭溪”的说法。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市兴场以来,永兴长期市场繁荣,经济活跃,辐射面广,是临近县、乡镇的商业流动中心和农副土特产品及各类物资的重要加工和集散地,曾有“万商辐辏,百货云集,黔省一大市镇也”的美誉,是黔北与省外商品交流的主要商埠之地。历史建筑群以风火墙为单元,临街为铺,其后为楼,住宅大都以悬山穿斗式木结构四合院为主,青瓦高檐,古韵悠长。今日的永兴,步行于街上,仍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人来人往之间,古镇的繁荣昌盛正在一步步重现。

西迁历史,文以载道

1940年,浙大西迁办学时,湄潭和永兴同为院校所在之地,在这办学的7年中,浙大和湄潭、永兴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浙大办学旧址欧阳曙宅、李氏古宅、浙大教授楼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践团一行师生,穿过一条条小巷,走进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走进当年浙大办学时的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想象当年的情景,感悟当时心境,对浙大,对永兴,我们更多了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接下去,我们又先后拜访了曾为学生宿舍的李氏古宅和曾为教授住宅的张氏阁楼,这是浙大师生曾经的生活场所,和我们现在的宿舍生活区大不相同,如今虽已人去楼空,只留一间间空房,但那段历史将永远被我们铭记,那份精神将被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

万亩茶海,清新自然

中国茶海又称为万亩茶海,占地面广,交通便利,是目前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总面积达6万亩,核心区域约1万亩。1986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湄潭考察时称之为“万亩茶海”,2010年获得“贵州十大魅力景区”称号。其前身是民国政府中央实验茶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这里丘陵起伏跌宕,身临其中,满目葱绿,清新的空气伴着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称之为茶海正是再恰当不过。登上观海楼,品味茶中人生,眺望飘渺远方,将身心融于自然,回归本真,当真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永兴的茶海在旅游打造方面,可谓是潜力无限。

一上午的时间,或许只是走马观花,入目的是景,入心的却是情,无论是永兴的古镇街道,亦或是万亩茶海,还是浙大的办学旧址,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之景,不事雕琢,美丽天成;人文景观,承载历史,传递情怀。永兴古镇,保护历史文物,传播西迁文化,重现古镇风貌,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黔省一大市镇”必将重现他的光辉。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17728